檢視兩種移動平均線交易策略俗語有云:「市場中沒有分對與錯,只有贏家與輸家」。恒生指數於6月中出現了「黃金交叉」,究竟目前是牛市開始或熊市反彈,暫時還沒有定論。對於投資者來說,牛熊之分雖然有助分析市場整體趨勢,但重要性遠不及在市場中賺錢。坊間常用的「黃金交叉」來自50天平均線升越250天平均線,但此訊號相當滯後;而以「死亡交叉」作為賣出訊號也有同樣問題。研究部今天將為大家分析,如果撇除了50天平均線,只用收市價升穿或跌破250天平均線作為買賣訊號是否更有效?效果比起買入並持有的策略又有何分別?
一個成功的買賣訊號,對於投資者的資產增值最為重要。如果以傳統的「黃金交叉」與「死亡交叉」作為交易訊號,無可避免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此訊號會較滯後,訊號出現時可能已錯過了最佳的交易時機,例如最近「黃金交叉」於6月16日出現,同日恒指已見18165點,比起低位10676點已經上升了70%。有關此兩種交叉的分析,研究部已於4月21日詳細論述。
研究部今天嘗試剔除50天平均線,只用股價升穿或跌破250天平均線作為訊號,假設投資者在起步點用1萬元投資,今天的回報將有多少。另外,坊間普遍使用普通移動平均線作為指標,研究部亦會嘗試把指數移動平均線(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同時放進我們的模擬交易中,檢視何種平均線能發出較為有效的買賣訊號。指數移動平均線是以指數式遞減加權的移動平均,各數值的加權隨時間以指數式遞減,愈近期的數據加權愈重,但較舊的數據也給予一定的加權;換句話說,這指標較「貼市」。
過去34年買入並持有策略較佳跟研究部於4月21日的文章一樣,是次分析以1973至1974年大跌市後作為起點,恒指首次於1975年3月5日升越250天線,一日後250天指數平均線亦被升穿。假設投資資本為1萬元、交易成本、股息及利息收入為零,並於首個訊號發出後入市,直到目前的回報將如何【圖一】?

如圖一所見,根據250天普通移動平均線及250天指數移動平均線作為買賣訊號,1萬元在三十四年後,分別變成約42萬及46萬元;根據買入並持有策略,1萬元在三十四年後,變為約66萬元。研究部同時計算了兩種平均線交易策略在過去三十四年的盈虧【表一及表二】,發現當中雖有不少虛假訊號(例如買入訊號出現數天後即出現賣出訊號),但兩種策略均能有效捕捉大型升市及避過大型跌市。另外,因為近日數據在指數移動平均線的計算中佔有較大權重,所以此平均線對於恒指價格變化較為敏感,故此它發出的買賣訊號較快及較多,有效及無效訊號的累計回報在幅度方面亦較大【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