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控業績較市場預期為佳,但真的是好嗎?大行不斷調高目標價,可信嗎?滙控的核心業務仍面對不穩定的環境,對前景不宜盲目樂觀。撥備減少屬正常,此點筆者在年初力撐滙控前景的文章已闡述。而最大增長的業務為財資收益,大家若不善忘的話,當記得筆者早已提及。當日筆者不相信滙控會被掟落 65元樓下的影片,被擺上 youtube,原因在於只相信滙控一定值此價錢樓上。然而,大戶的上下其手、報告的斷章取義,加埋對冲的伎倆、震撼性的驚嚇手法,配合港交所( 388)助紂為虐的「競價」時段,成功令大部份人相信滙控「死梗」。
欠透明數據 留一手

筆者的力撐,只在於相信兩點:(一)美國的救市政策有效,可停止金融機構及信貸危機;(二)滙控在投資市場炒市賺大錢。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利淡的因素被誇大、被放大,愚弄投資者。君不見滙控一供股,包銷商已即時由帶頭唱淡轉為帶頭唱好?
黃元山年初對滙控的評語及分析,頗有啟示性。他說單從會計報告上的數據,其實有幾個欄目欠透明度,外人根本無法估計。數字上反映,滙控可犯錯的「咕」很少,若一出事就大件事。筆者當時的睇法,就是滙控在此等欠透明度的項目已留有一手。現在賬目揭盅,大家應可恍然大悟。
股份方面,可續留意中資電訊股,中國移動( 941)及中國電信( 728)仍有值博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