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投資日誌「財經資訊,專家引路。」 曹仁超 - 陳永陸 - 沈振盈 - 恆指圖表 - 乾坤燭 - 信報 - 投資教學 任志剛 - 銀行體系結餘: 2009年7月22日

2009年7月22日 星期三

研究部 2009 07 22

全球氣候變化下的碳金融投資機會
近年世界各地氣候明顯變化,對全球生態環境的影響已引起各國及個人廣泛關注,於2005年生效的京都議定書下,各國承諾把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因素──碳排放量逐年減低至限制水平。為減低各國減排的成本和提高低碳生產的動力,碳交易市場應運而生,碳排放量可像商品般按市價交易。然而,對很多投資者來說,碳金融仍是比較新的投資工具,究竟碳交易的發展背景與前景是怎樣?從哪方面可找到直接的投資途徑?以及這新興的投資工具在中國有何投資機會?研究部將為讀者作一系列的詳細分析。
2005年生效的京都議定書中規定,三十八個先進國家如法國、日本、德國及英國等,必須以自己減量或與別國合作的方式,以達到溫室氣體(以二氧化碳為主,其他氣體則換算成二氧化碳量)的減排目標。各國所規定的減排目標都不同,例如德國及英國到2012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將較2004年的排放量低8%。另外,各國每年均獲得一定的碳排放配額,然後再分配給國內不同的碳排放公司。在國家的層面看,先進國家為達減排目標,除了減低國內碳排放量外,也可以有其他的方法以增強其減排動機【圖一】。

三種減碳機制
事實上,京都議定書訂明三種減碳機制:
一、共同減量(Joint Implement,JI),是指已發展國家之間一起合作減排,例如英國投資在德國的減排項目,德國所減少的排放量,雖然不在英國發生,但兩國在這制度下均被當作減低了相同的排放量(雖然其中一國並無真實減排)。這情況下減排量的單位為ERU。
二、排放交易(Emission Trading,ET),這是指先進國家間的交易行為,如果企業或國家排放量超過配額量,則可向其他國家購買配額來達標。相對地,若一個國家或企業的排放量低於配額,則可把剩餘的碳配額賣出。歐盟各國最早實行排放交易,並以歐盟排放配額(EUA)為碳排放量單位作交易。
三、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這方面跟中國的碳排放量有很大關係(下文將更詳細提及中國碳金融);已發展國家用資金或技術去協助發展中國家減排,例如英國投資協助中國某企業減排一百萬噸,英國及中國均各擁有一半的排放減量,而減下的排放量則被稱為清潔排放減量權證(CER)。CER再分為一級及二級,一級是CER生產商與CER賣家直接交易的權證;二級CER則是透過交易所再售出的CER。因一級CER的風險較高,所以一般價格較二級CER高。
以上三種方法所減排的碳量均可以成為一種碳排放權證(carbon credit,即以減排量作單位,每一個credit代表減少一噸二氧化碳)來交易。基本上,在總排放量管制下剩餘的排放量產生的碳權,通常都是以現貨方式進行買賣。另外,清潔發展機制內進行某項減排措施,所減少的碳排放量,可以在項目完成前拿出來交易,通常為期貨交易。
目前碳權交易主要集中在幾個碳排放交易所,由於歐洲最早實行碳排放交易計劃,讓歐盟內有排放限制的國家的排放權有系統地交易;加上京都議定書下,不少接受排放限制國家為歐盟國,故現今大部分交易在歐洲碳排放交易所執行,其餘為澳洲碳交易中心、美國芝加哥氣候交易所,以及去年才成立的美國區域溫室氣體減量計劃。除了發達國之間的碳權(EUA)可以交易外,歐洲碳排放交易所近年亦加入清潔排放減量權證(CER)的交易。

碳權需求料上升
隨着歐洲碳排放交易計劃從2004至2007年的第一階段進入2008至2012年的第二階段,各國所分配到的碳排放配額已進一步減低,可見近年各交易所的交易量【圖二】及各類碳權交易量都不斷上升【圖三】,碳權價格亦由2008年金融海嘯低位回升一倍,至約每噸14美元。在未來碳排放配額逐步減少的情況,以及其他國家(如美國)將有可能加入京都議定書內的排放限制,預料各國對市場上碳排放配額需求將持續增長。國際能源組織亦表示,因各國為達到減排的目標,預計碳權的需求將上升,令碳權價格於2030年將升至每噸180美元。
在不斷增長的碳市場內,更值得留意的是CDM內的CER交易。如上文所述,此機制對發展中國家如中國較具關係。事實上,此機制的理念在於因不論任何地區碳排放量減少均能對全球氣候變化帶來正面影響,故此CER的交易讓碳排放需求大的已發展國家可從發展中國家購買碳權,令交易雙方都能達到碳排放量減低的雙贏局面,並令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同時,已發展國家減排的成本相對較高,它們投資在發展中國家的減排計劃,減少同一數量的碳所需成本將較低【表】。


根據世界銀行估計,已發展國家於2012年前需要減排約五十億噸碳量,其中一半減排量須透過本土減排達成,而剩餘的減排量則可從市場購買,但目前CDM項目的減排量約每年一億五千萬噸,需求量仍遠高於CDM的供應量。雖然如此,隨着CDM於2003年年末開始,各個已發展國家已開始大量投資在發展中國家的CDM項目;同時,發展中國家本身亦積極投資,把所產生的CER碳權賣給已發展國家,可見近年一級CER數量不斷提升【圖四】,至去年下半年因經濟下滑及二級CER需求提升,令一級CER交易量回落。
不難發現的是,中國佔最多CER供應,而近年中國供應量佔全球供應亦大幅上升,至去年佔全球供應量八成以上【圖五】。按世界銀行指出,中國是減少碳排放量潛力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每年約有二億噸的排放潛力,在未來將繼續提供大部分CDM項目。然而,擁有CDM項目的公司數量比其他發展中國家如印度還要低,相信將有更多中國企業加入售賣碳權,以取得額外利潤。 面對以上提到的碳權價格在需求提升下的上升趨勢,以及中國潛在大量尚未開發的碳減排空間,不少碳基金便於早期直接買入大量碳權,待碳權價格提升後賣出。但除了某類型基金或需要滿足碳排放要求的公司,一般普通投資者並不能直接在碳市場買賣碳權。然而,不能買賣碳權並不等於完全不能受惠於碳權價格的上漲。

間接投資機會
事實上,投資在受惠於減排措施下的公司,也有機會間接參與碳交易帶來的利潤。不少機構投資者亦已作好準備,例如摩根士丹利宣布在未來數年內將投資30億美元於有關碳排放業務,包括投資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從碳權交易受惠的專案和公司;而於2005年年底,高盛購入芝加哥氣候交易所10%的股份。故此,一般投資者亦可留意一些受惠減排工程需求提升、能產生大量CER的上市公司,以及在交易量提升下受惠的各個碳交易所股票。基於篇幅有限,研究部將另文討論碳權價格的趨勢及探討一般投資者在碳市場的投資機會。

財智語陸 [陳永陸] 2009 07 22

寧滬高速勝在落後

港股經過日前的急升,大家都希望找些落後股跟進。內地「保八」在望,汽車銷售在國策推動下增長強勁,無疑有利周邊的公路業發展。國家統計局資料亦顯示,今年 1至 5月,貨運量按年升 2.7%至 80.48億噸;客運量亦升 3.1%至 115.26億人次,反映公路的車流量已開始踏上復蘇之路。早前由於環球經濟放緩,出口急跌,導致沿岸公路的車流量相對較差,所以非沿岸公路企業的四川成渝( 107),一方面對出口的依賴低,另一方又能受惠於一萬億元人民幣的四川災後重建計劃,成為了復蘇的先頭部隊,其收益在今年首季已經開始轉跌為升。不過,公路股一向以高息穩定作賣點,但四川成渝股息率較同儕為低,加上其股價已由 3月低位升了 1倍半以上,現時追入可能已經太遲。

資源股睇好馬鋼


如果追落後可留意江蘇寧滬高速( 177),集團運營 4條高速公路、 2條一級公路和 1座長江公路大橋,核心資產是橫貫長江三角的滬寧高速江蘇段,該路段首季的車流量已開始回升 10.58%,由於約佔總收入 6成,對業績有一定的啟示作用。更重要的是,寧滬高速的根據地已開始與上海同步發展,國務院近日就通過《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加快江蘇三個中心的城市建設。市場預期江蘇上半年的生產總值增長會達至 11%,對公路使用量會提升,概念有利寧滬表現。目前寧滬的股息率超過 5厘,勝於同儕,年初至今的股價升幅又較其他公路股為小,大家可以買入追落後。
以目前的市況,強勢股仍較落後股易炒,昨日建議投機買阿里巴巴( 1688),有貨者應今日獲利,理由又是炒 T+2的理論,股價急升兩日,應有投機盤短線獲利。內需股繼續走強,相信大漲小回的局面仍會繼續,國美電器( 493)獲大摩增持炒到飛天,如無意外應有多一兩日游資跟炒,不過此類股份多數是只貼不買。江西銅業( 358)及鞍鋼股份( 347)升破近期頂位,相信其他資源股會跟隨破位,下一員應是馬鞍山鋼鐵( 323)。
熊證成為箭靶,如果有留意牛熊證的街貨量,會發現有差不多 10億多份熊證的收回價囤積在 19600至 20000點之間,屠熊的恐懼仍充斥市場。淡友屢戰屢敗,恒指仍有機會試二萬關口。

實戰理論 [沈振盈] 2009 07 22

另一黃金交叉快將出現

指數高位窄幅波動,缺乏瞄頭,輪到二線股開始發力,個別股份有炒作的氣氛。這是否表示市況將要接近短期見頂?看形勢仍需等待。昨晚伯南克發表講話,提出一些退出量化寬鬆的方法,以防止通脹惡化。其言論將直接影響市場對商品及股市前景的看法,故此,今明兩天市況走勢將會出現變數。若在過去兩天入市博到回報的話,宜懂得獲利為上,盡量控制風險。
技術走勢上,恒指上破 19161全年高位,應可將支持位上移。假若再出現調整, 19161為第一個支持,但最重要的關口會是 18000,因為此水平滙聚了 10日、 20日及 50日線。值得留意是 100日線正逐漸與 250日線相交,今次市場已沒有甚麼人再提「黃金交叉」,可能就是發揮其「交叉」威力之時。
若以道氏理論之牛熊周期而論,現時應處於牛一尾牛二頭階段。 7月初的調整略嫌不足,但不要過份執着點數的多寡,應着眼於理論中的市場情緒特徵,就是牛一尾已令大部份人相信牛市已來臨,但又被調整浪嚇怕,因而會在調整浪中低位沽貨。

出口股首選偉易達



昨日內房股略為回升,但未如想像中強勁,相信只是需時消化。滙豐控股( 005)走勢強勁,再度發揮挾淡倉之龍頭角色,相信股價仍會穩步向上。
近兩日股市以出口股表現較佳,主因有大行重新看好美國經濟,亦看好美國零售市場會復蘇,當中利豐( 494)、富士康( 2038)等均錄得不俗升幅。筆者個人覺得,利豐估值偏高,而富士康始終受制於手機市場仍處低潮,若真要長線持有出口股,應以偉易達( 303)為首選,基於對公司過往管理效益有信心,產品亦是以消費市場為主,故此前景向好。